發布時間:2017-11-15 08:57:02 更多文章>>
“藥品最終售價至少是出廠價的4倍”!大家都知道藥價虛高,可是,這真的是醫藥代表造成的嗎?
出產價9元賣44元!
據半月談報道,近期,中部某省會城市數個醫藥代表被相關部門調查,讓藥品回扣再度成為熱議話題。
“藥品最終售價至少是出廠價的4倍,這是代理的最低門檻。”有業內人士表示。那么,藥價比出廠翻了至少四倍,是怎么來的?
以出廠價10元、中標價50元的藥品為例,藥企以10元的單價把藥賣給代理公司,代理商加價37.5元賣給配送公司,配送公司再按中標價50元送到醫院。
但是,要注意的是,配送公司只賺到了2.5元的配送費,在藥品流通過程中,獨吞中標價75%的代理商,才是藥品回扣真正的操盤手。
代理商為什么會加價這么狠呢?首先,公司要交各種稅,這里已經占去差價的60%左右了。其次,再加上給醫生中標價30%的回扣,和其他成本支出,代理商若不狠一點,那可是要虧本的。
藥價虛高就是這么來的,藥品回扣也是這么來的。
醫藥代表成眾矢之的
從以上分析看,藥價虛高、藥品回扣,醫藥代表還真不是罪魁禍首。
自去年年底,央視曝光藥品回扣后,各地有關部門和醫院就迅速展開一系列打擊藥品回扣、“封殺”醫藥代表的行動。
還記得今年5月,廣東醫藥圈流傳一份“廣州市公安局的拘留通知書”。該拘留通知書顯示,被拘留者是因涉嫌非法獲取計算機系統數據、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被拘留。
據廣州日報報道,目前,該案件已經有了最新進展。涉案人員絕大部分是購買了統方的醫藥代表,至少超過50人,入侵醫院信息系統的黑客已經被捕,多個案件進入審查起訴程序。
5月1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關于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實施藥品醫療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相關政策(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指出,未經備案公開、以醫藥代表名義進行藥品經營活動的,由有關部門對相關企業和醫藥代表按非法經營藥品查處。同時,提出了對醫藥代表的“三禁止”:
“禁止醫藥代表承擔藥品銷售任務,禁止醫藥代表私下與醫生接觸,禁止醫療機構任何人向醫藥代表、藥品生產經營等企業人員提供醫生個人開具的藥品處方數量。”
多地刮起醫藥反腐風暴
日前,安徽省衛計委發布消息,擬出臺《安徽省醫療衛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收受商業賄賂處理辦法(試行)》。
根據規定,醫生(個人)索取、收受商業賄賂價值在5000 元以上的,視情節給予相應處分直至開除、解聘并吊銷執業證書;行賄的醫藥和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及其代理人,將列入不良記錄“黑名單”,醫療衛生機構不得違規采購其藥品、醫用耗材和醫用設備。
無獨有偶,今年8月,上海市衛計委也發布《上海市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管理規定》,同樣將“5000元”作為對醫藥商業賄賂“嚴刑重罰”的門檻。
9月,江西省工商局、省衛計委、省食藥監局聯合聯合下發《全省醫藥流通領域商業賄賂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決定自10月至12月在全省統一開展醫藥流通領域商業賄賂專項整治行動。
下重手醫療反腐,打擊藥品回扣,“封殺”醫藥代表的省份和地區還有很多。與其說打擊藥品回扣,倒不如說打擊醫藥代表,什么“謝絕醫藥代表”、“醫藥代表禁止入內”全部被升級,直接上演醫藥代表“大封殺”,嚴禁醫藥代表進入醫院,嚴禁醫藥代表與醫生接觸,對醫藥代表進行明查暗訪。
事實上,現在很多醫藥企業已經逐步合規,取消回扣制度,推動醫藥行業往良性的方向發展。代表藥品生產企業,從事藥品信息傳遞、溝通、反饋的專業人員,我們希望,未來醫藥行業能夠不斷得到凈化,醫藥代表這個職業能真正被正名。(來源:賽柏藍器械 作者:半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