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9-30 15:20:38 更多文章>>
國家衛健委召開全國縣域醫改會議釋放重大信號!全國縣域綜合醫改要向山西看齊,而山西省縣域醫改,要求全縣所有醫療機構組建為一個獨立法人的醫療集團,也就是實行“一張發票”制度,醫療集團耗材設備統一采購、配送!
2018年9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山西運城召開全國縣域綜合醫改現場會。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馬曉偉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指出,縣域綜合醫改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內容,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重要舉措。
會議中,明確縣域綜合醫改,各省各地要學習借鑒山西等地的先進經驗。
也就是說,縣域綜合醫改,全國要向山西看齊!極有可能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山西模式”。
縣域醫改“山西模式”下,對于耗材、設備采購模式有多大的改變呢?對于醫療器械廠家和經銷商來說影響又有多大呢?
山西省縣域綜合醫改在2017年全國醫改大會上被認定為“山西模式”。
山西省119個縣推行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將每個縣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包括所有的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整合成一個獨立法人的醫療集團,醫療集團院長為法定代表人,實行行政、人員、資金、業務、績效、藥械“六統一”管理。
這種縣域醫療集團模式,實現醫院經營權和管理權分離,進行人、財、物的深度整合。對醫聯體的人事調配權、經營管理權、資產使用權統一調配。
也就是說,在耗材、設備采購方面全縣醫療機構在財物上將對外統一使用“醫療集團”的“一張發票”制度,建立醫療集團內部統一的藥械采購機制,實行藥品、耗材、醫療器械聯合采購與配送。
縣域醫療集團內藥品、耗材統一招標、采購就是帶量采購、二次議價上的一個大招!在集中采購的基礎上,各醫療集團再進一步帶量議價,最終目標是形成一個比省級中標價更低的最終成交價格。
而對于縣域醫療集團內資金、藥械統一管理,對于閑置設備、設施的共享,也就意味著醫聯體對于醫療設備成本的控制進一步加大!
“山西模式”下的縣域一體化改革,不僅僅是“縣域醫療集團”對于耗材、設備采購模式的改變,對于整個醫療器械行業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
9月19日,山西省衛計委發布《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100問》(以下簡稱《100問》),對于山西實施的縣域“醫療集團”模式的影響做了全方位的解答,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醫療控費。
《100問》明確縣域“醫療集團”實行醫保總額預算打包付費的政策,按照“總額管理、結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擔”的原則,以年度為單位,由醫保經辦機構與縣級醫療集團通過協商談判,確定對集團內所有醫療衛生機構的醫保統籌基金支付辦法和額度標準,由經辦機構按照“總額預算、按月預撥、年終結算”的方式向集團統一打包支付。
醫保對縣域醫療集團內醫療機構采取打包支付,無疑是要將耗材、藥品納入成本要素,如果要降低收費成本,就必須大幅度砍掉耗材的價格,形成一個倒逼機制!
而且《100問》中還明確,在醫保打包支付政策下,不斷完善醫療費用智能審核平臺,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重點分析監測,對于集團內各醫療機構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尤其是高值醫用耗材使用進行重點監控!
一要根據國家確定的醫療費用監測指標,定期公示,并對醫療集團進行排序;
二是對高值醫用耗材、輔助性、營養性用藥等的使用進行重點監控;
三是開展定期檢查,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存在的過度治療、過度檢查、過度用藥等違規行為進行查處和通報。
縣域內緊密型的醫聯體模式,安徽、浙江、山東等全國很多省份都已經落地實施、大力推行。但是山西省目前已經實現了全省推行,并且形成了成功的示范經驗。國家衛健委在此時明確要全國各地學習,無疑是要在全國推廣的節奏!
這對于醫療器械的廠家和經銷商來說影響是巨大的!
第一、產品進入基層醫療市場的門檻將會被大大提高,縣域醫療集團的耗材設備統一招標采購,其體量絕對不小于幾家三甲醫院的采購量。當醫院掌握了議價主動權,意味著耗材的降價力度將會更大,對于耗材品牌和質量、配送企業的能力要求也會更高,如果實現全國推行,基層醫療器械市場將會迎來一次大洗牌!
第二、縣域醫療集團內的醫保打包支付政策,核心是控制醫療成本和費用不合理增長。醫用耗材尤其是高值醫用耗材監控將是大趨勢。并且醫療集團內資金、藥械采取統一管理,費用監測指標實行定期公示,意味著藥械采購招標將更加透明化,帶金銷售的老路子在基層市場將很難走下去!(轉自: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