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9-01 17:19:01 更多文章>>
據了解,備受關注的三明醫改又出新招,在三明下屬的尤溪縣總醫院,實行院長負責制和“一把筆”審批制度,鄉鎮衛生院和社區服務中心由縣總醫院統一管理,實行行政院長和業務院長“雙院長”制。
來源:“醫學界”微信號/韋蘇州
一個醫院設兩個院長,一個是行政院長,另一個是業務院長。
據了解,備受關注的三明醫改又出新招,在三明下屬的尤溪縣總醫院,實行院長負責制和“一把筆”審批制度,鄉鎮衛生院和社區服務中心由縣總醫院統一管理,實行行政院長和業務院長“雙院長”制。
“雙院長”制,這在全國的醫療體系中,尚屬首次。
為啥要實行“雙院長”制?
據了解,今年4月份新組建的尤溪縣總醫院(醫聯體)為“一院二區”,由原縣醫院(北區)和縣中醫醫院(東區)聯合組建。然而,這個縣總醫院跟一般的縣醫院有著很大區別。
尤溪縣總醫院下轄15個分院(鄉鎮衛生院)和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全縣44.05萬人民的基本醫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與促進等任務。據福建省財政廳副廳長、醫保辦主任詹積富向《醫學界》介紹,新組建的縣總醫院,直接歸縣委縣政府管,不歸衛計委管。
而值得注意的是,尤溪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377所,其中縣級公立醫院2個、縣屬醫療衛生單位4個、鄉鎮衛生院1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個、民營醫院2個、村衛生所351個。龐大的醫療資源,需要重新整合。因此,經過改革,縣總醫院實行院長負責制和“一把筆”審批制度,鄉鎮衛生院和社區服務中心由縣總醫院統一管理,實行行政院長和業務院長“雙院長”制,行政村衛生所由鄉鎮衛生院管理,形成一個“大衛生”格局。
實際上,據了解,早于“雙院長”制,2016年廈門市衛計委就引發了《廈門市三級醫院柔性引進高級醫學人才實行“雙主任制”管理的實施辦法》的通知,率先實行了“雙主任制”。跟雙院長設置相類似的是,廈門當時也在三級醫院專科選聘本院專家擔任執行主任,執行主任根據特聘主任的授權負責科室的日常管理具體工作。
院長、醫生要掙“工分”了!
除了全國首創的“雙院長”制度,福建尤溪縣總醫院還建立了“差別化工分激勵機制”,鼓勵專家下沉。
何為“差別化工分激勵機制”?據介紹,為了確定駐鄉駐村工作量工分,由總醫院醫聯辦統計核實,分別給予分院業務院長每月500工分,管理督導團隊人員每天下鄉25工分,駐鄉駐村主任醫師每天100工分,副主任醫師75工分,主治醫師50工分;門診工分按門診人次數計算,給予主任醫師每門診人次12工分、副主任醫師10工分、主治醫師7.5工分;住院工分按病種工分計算,如GD25不伴合并癥與伴隨病闌尾切除術原來的病種工分為425.14分,如果醫師在縣級醫院手術工分降為340分,縣級醫院醫生到鄉鎮衛生院手術工分提高到510分,以此鼓勵縣級專家下沉基層衛生機構開展診療工作。
工分,是一個讓人懷舊的歷史名詞。在當年,工分是中國歷史上農業生產合作社、人民公社計算社員工作量和勞動報酬的單位。福建尤溪縣總醫院的工分制度,確實讓人“耳目一新”。尤溪縣總醫院通過工分調節和激勵政策,鼓勵縣級醫務人員下鄉入村開展巡診、門診、查房等醫療活動。通過縣級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人才、病種“三下沉”,逐步建立分級診療制度。
“雙院長”制科學嗎?在中國公立醫院改革中有價值嗎?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談到三明也推出了所謂的“雙院長”制,感慨很多!現在,我們探索醫改本身并不反對創新和探索,但是對于有些國際經驗,我們還是應當以科學的態度和理念來認識與判斷!例如:美國梅奧診所的合伙人領導體制,究竟是否科學?是否適用于世界上任何國家或者醫院?非常值得討論!
我們知道醫院管理的核心價值與意義,應當是塑造統一的行政指揮系統,并且發揮其領導與管理作用的有效性。而美國梅奧診所則由于其歷史的淵源和主要出資人是梅奧兄弟的緣故,推行了所謂的醫生領導體制和職業經理人并存的合伙人領導制度。其特點是既發揮職業經理人的管理高效作用,又發揮投資人和醫生集團的領導核心作用。但是,其實質上還是一種管辦不分!領導層有兩個核心,需要經常的溝通協調,否則也會出現管理撞車的現象。許多人也會詢問在梅奧或者合伙人體制的醫院里面,究竟是院長為管理核心還是CEO為管理核心?這本身就充滿著矛盾。這不是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內涵!這可能也是自一戰后鐵路革命帶來的“管辦分離”變革的一種倒退!我們在贊美美國的世界一流的醫學技術與醫療實力的同時,其實,我們依然也要看見他領導體系里面的問題,甚至是缺陷,絕對不能盲目贊美或者不加分析思考的借鑒!
以上為個人一管之見,供關注者們討論!
來源:健康界 作者:易利華

